fssg

能做一点是一点

(这篇文章实在拖了太久,眼看下周《一本好书》就要收官,新一季《见字如面》就要开始了,才赶紧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不然实在太过分了…

另外杂七杂八谈了很多,题目只能概况部分内容,不过我本来就不太会起题目…万一有谁看到见谅吧)

 

《见字如面》《一本好书》这类文化节目受到了不少好评,但也有很多观众质疑它们的意义,比如把书籍解读得浅薄片面,误导观众,或者观众只会看节目不会读书等等。


其实不管任何领域,(电视)节目的这种形式就注定了它只能是个普及介绍的作用,一个节目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一本书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你想对某个领域多些了解还得多看些书、看些研究材料。哪怕就是听歌,也无法凭节目中一首歌了解一个歌手,还得完整去听这个人这些年的唱片才能了解他/她的音乐历程。


所以很多主持人到了中年时都会羡慕其他艺术工作者,觉得他们留下了完整独立的作品。自己的节目可能反映了问题,引起了讨论,记录了时代,但看过去也就完了,一个人很少会出于审美角度找回看多少年前的一期节目,但其他艺术作品可以流传千百年。而自己说来说去只是一个桥梁的作用,虽然大众都需要这个桥梁。


普及介绍时的筛选、修改甚至简化可能也是无可避免的,毕竟谁也不是从最深层认识的,谁都因为某个引子进入某个领域,但我不觉得这损害了好书的价值。比如小时候大家都读过儿童版或少年版名著,我得说是这些书培养了我读名著的兴趣。比如我们从综艺上认识了很多歌手、演员。其实读书根本上为了引起思考,或者说书是介质,哪怕是某个浅薄片面的版本,它能引起思考就成功了。另外一个人在很多方面的认识都可能是片面浅层的,这是传播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我们这么反感一本书的普及化传播,是不是某方面出于文化虚荣?就像一些人觉得《见字如面》里的古文书信不该翻译一样。

 

至于多少节目观众能变成书的读者我也不知道,导演采访说出版社反应很热烈,当然买了书也不一定读(完)。但不做就是零,做了还能有一定概率,能做一点是一点。

 

《三体》这期说这本书很畅销,销量已达几百万,我听着很惊讶,因为一个一般受欢迎的综艺节目一期就能有几百万的点击量。我原来从没想过所谓的畅销书一般的销量应该有多少,这回把数据列出来我才意识到这中间巨大的量级差距,也才更明确地意识到做这些节目的某种必要性。


观众们质疑较多还有一点:角色的呈现与原著不符,或者读信方式与实际人的说话方式不同。

 

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见字如面》里演员读信是读内容,还是读角色/写信人(我这样说可能也不完全准确,但目前找不出更好的形容,请原谅)?

 

信里我们可以看出写信人的职业、与收信人的关系、信的情感,比如是个关爱女儿的爸爸,但不同爸爸会有不同的关爱方式、说话语气。你是要研究这个爸爸,演出他的神态特色,还是只把(你认为的)关爱表达出来?

 

我个人认为两种做法都可以。因为这并不是完整的艺术作品,节目主要还是希望观众体会信的内容,所以我觉得相比角色捕捉,重点应该放在内容传达上。当然从节目呈现上看,如果演员本人对写信者特别了解,愿意加入此人特色,导演也不干预。不过还是出现过惊着导演的时候。一个演员第二季读一封信时完全不是平时的状态,特别铿锵有力,导演还担心从第一季的小场子转到第二季的大剧场影响了表演,后来演员告诉导演是因为他认识的写信人就是这个样子。

 

《一本好书》也有类似演/讲内容还是演角色的问题。 其实它不是想完整演一出舞台剧,这不仅指没有演完及加入嘉宾点评。拿《三体》举例,演员很多时候承担了讲述背景知识、理论介绍功能,还不断地提到了“刘慈欣说/表达”,甚至还专门感谢了《三体》爱好者。同时节目组用了很多现场视频播放,而不是舞台表演的呈现方式。哪怕是表演片段,很多时候呈现出一种向观众提问的感觉,甚至有观众提问环节。以上这些全都是破坏戏剧或角色感或与之无关的设计,这时才更体会到节目自己给的定义“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的意思,这应该是个更准确的描述。


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改编/创作的自由,我想延伸出去谈谈。

 

现在很多问题是混在一起了。比如中国目前影视作品很多粗制滥造,我们批评它们时常会有一条不尊重史实或原著。但如果一个用心制作的作品,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予它改编/创作的自由?这部作品即使有很多观众说的“不对”,“不是”,“不像”,那在这部作品的语境里,诠释思想下,能否允许这些“不”的存在,它是否有自己的独立价值?

 

比如经典中的经典《洛城机密》。影片把原小说中几年内的故事放到几个月内发生,所以编剧们选取了其中的故事桥段加上自己创作的段落重新嫁接出了故事线,里面事件发生的顺序和因果都有改动,甚至有张冠李戴的部分,人物性格经历也有改动。所以小说和电影互不剧透,各有各的精彩。这么一个大刀阔斧、乾坤大挪移却逻辑严密、饱含戏剧张力的改编,得到了原著作者的高度赞赏。我没有查90年代的新闻,不知道那时的书迷有什么反应。

 

国内外经典的历史或年代片/剧,或者有明显时代要素的片/剧,创作者都对当时的事件、风土人情做了详细调研。但他们很多人都说都对历史做了艺术处理,比如提前了某个东西的出现时间,比如夸大了某个东西的程度,比如自己创造了一套其实历史上没有的东西等等。

 

几年前贾玲在《欢乐喜剧人》上做了一个花木兰的小品。之后有新闻报道说某花木兰研究协会觉得不该对花木兰做这样的处理,贾玲后来道歉了。我当时大略看了眼评论,大部分人都觉得该协会过于上纲上线,甚至有病,贾玲有创作/改编自由,不该道歉。在中国普通民众间,可能没几个喜欢、研究花木兰的(也不是说讨厌,就是知道有那么一个人一个故事,仅此而已),所以认同创作自由,但如果换成三国人物,还能有这么统一的舆论口径吗?

 

之前看到过一些外国导演质疑过模仿式传记片或模仿式表演。他们觉得如果我看见一个跟xx极其像的人/表演,那为什么不直接看纪录片呢,它作为一个单独艺术作品的价值又在哪里呢?当然这有传播量级的不同,纪录片可能只有一万人看,把纪录片演一遍可能就有一百万人看。如果记录的内容很有意义,从普及的角度上说,这样的片子是有价值的。但从艺术价值上说,这种质疑是值得思考的。

 

有人觉得在普遍粗制滥造的中国影视行业,谈改编/创作的自由太早太奢侈了,而且觉得很多时候不自由的压力来自上层。当然我也不知道改编/创作自由的边界在哪里,我也只能提出些问题而没有确切答案。但我觉得能做一点是一点,观众更“宽容”一些,创作者可能就更大胆些,绝对有反向影响。我不是说不能批评,不能不同意/喜欢某种诠释。只是我不希望观众还没完整看一个作品前,看到一小点/一个片段就说“不对”,“不是”,“不像”,然后嘲笑否定某部作品。

 

另外我觉得书、影视、话剧、游戏等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再好的改编作品也不能替代另一种形式。它们应该互相映照,帮助读者/观众发现更多的意趣,获得更多的体味,而不是把内容复印一遍,让读者/观众又印证一次自己的想法。

 

以上很多不完全是这两个节目导致的思考,只是很多一直在思考的就一股脑总结出了。当然《一本好书》一期呈现一本书,《见字如面》一期呈现五六封信,确实会比较集中地看到观众的反馈,反应一些问题。


评论

热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