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sg

新裤子早已看穿

不好意思我实在不会起标题,标题不够恰当,大家看内容吧

 

庞宽:那时唱的都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傻得特别快乐。也可以说更加表面化,比如喜欢穿皮衣,是因为特别有范儿,还比如喜欢雷蒙斯、唐朝和黑豹,一开始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音乐,而是因为他们的形象,觉得他们的长头发特别帅,都是很直接很表面的。其实我们跟现在年轻人的区别也不大,他们喜欢韩国的小鲜肉,而我们当时的小鲜肉就是英国的那些美少男。

 

搜狐文化:那现在再回头看,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会有点不好意思和惭愧吗?

 

庞宽:好像大多数乐队都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包括David Bowie,大家都要有一个进化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一种很直男的感觉,慢慢的开始向阴阳合体转变,甚至有人会怀疑我们是不是一个gay乐队。

 

搜狐文化:我倒没想过这个方面。

 

庞宽:因为玩合成器流行音乐的一般都是gay,英国的很多乐队也是,国外很多好的音乐人都有一点雌雄同体的感觉,他们可能觉得这样更能表达一种时髦范儿,我们那会儿也是想进行这种尝试。

 

(来自2016年对庞宽的长篇专访https://www.sohu.com/a/118510037_458191里面还谈了不少相对尖锐的问题,欢迎查阅)

 

可以配合新裤子反讽行为艺术 I’m not gay 观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0700669/


上世纪90年代早期suede的主唱Brett Anderson说了一句引起轩然大波的话:“我是个没有尝试过同性恋的双性恋”(I’m a bisexual man who’s never had a homosexual experience)。很多中文文章里都说其实还有后半句“那是我写歌的方式“。但是最近我特意搜了一下,从当时到近期,并没有搜到类似意思的后半句。而且在多年后的采访中,他也没试图从这个方向解释,或者远没有这么狭隘。比如:

https://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music/features/suede-interview-brett-anderson-new-album-the-blue-hour-a8544916.html

https://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music/features/brett-anderson-i-was-a-very-strange-human-being-indeed-91337.html

 

而当时blur主唱Damon Albarn年轻气盛,摇滚明星梦还没幻灭,被媒体激得总是与同行一争高低,甚至说出了“我比Brett更同性恋“(I’m more homosexual than Brett Anderson. Always have been.)

https://damonalbarnunofficial.wordpress.com/2015/03/28/loaded-magazine-february-2015/

 

这句话还影响了Placebo,公开的双性恋主唱Brian Molko觉得这句宣言对他们的创作有利(opportunistic statement),就写出了著名的Nancy Boy以表达性的流动性、对抗当时英国的主流审美和价值观。

“We were reacting very strongly against the machismo, terrace chants and revisionism of Britpop,” says Molko, “and the nationalism that we interpreted as xenophobia of the musical kind. We were trying to make a strong political statement about the fluidity of sexuality with the dresses and make-up that we wore. 

https://www.loudersound.com/features/the-story-behind-nancy-boy-placebo-interview

 

庞宽的话与这些争着比gay的英伦主唱就显得平淡太多了,况且这已经是十多年后了。但他们有意识这么做,也敢于主动这么说,在中国乐队的语境下就很了不起了。

 

在《乐队的夏天》联动专访中,庞宽和彭磊再次重申了这一点

彭磊:我觉得好一点的乐队、大家喜欢的乐队都是比较“娘”的乐队,大家对特别直的大老爷们乐队肯定没兴致。谁都不会喜欢纯直男文化吧?除非这个人真的太无聊了。

庞宽:我喜欢娘里带点man,就是“硬娘”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魅力,就像雌雄同体,你不知道他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你看我就喜欢穿女鞋,我就是喜欢这种低调又高调,高调又低调的感觉。

https://mp.weixin.qq.com/s/DTD72gpP4u6KzVdr6ALJJQ


我觉得《乐队的夏天》的一个优点是展示了一众“猛男落泪“(这也许是无意的,因为不剩几个女的了),男人也可以哭、可以失落、可以难受、可以释放情感,而且是真诚的。虽然还是有很多人不喜欢他们哭,觉得小题大做、假、卖惨,诸如此类,但我感谢节目有这个呈现。欧美这可能已经是个讨论很多的话题,甚至媒体会称赞影视展示男人的脆弱/情绪化(没那么具有男子气概),但咱们这儿哪怕是相关讨论都还是太少了。


也感谢节目选择展示click这样的乐队。虽然click像庞宽说的往中性化做,但节目正片里基本没切入这个话题,后续媒体也很少往这个方向问,偶尔问也问得很擦边,甚至他们自己都很少正面谈这个问题。不过呈现就是一种表态,就像街舞节目呈现那些Jazz、Waacking、Urban男舞者一样。


最后彭磊说大家都变娘了,要比比谁是最硬的娘,话可能不那么好听/政治正确,但意思上要鼓鼓掌,最后一个登场,这个陈词不错。除了歌好听、除了乐队这些年的命运感慨,很多人被这个节目打动就是因为这难得的“娘“。


PS:彭磊在这个采访里证实了《夏日终曲》跟call me by your name(此书的中文译名)有共通之处,或者说从中获得了灵感。带着这个视角去看这首歌和这些人,可能会品味出更丰富的意涵。

https://www.iqiyi.com/v_19rrtzam04.html

评论(2)

热度(81)